2025年9月10日,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 2025)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国内科学仪器领域创新企业诺宻晶研携多款自主研发的核心产品亮相,以其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前瞻的系统布局,吸引了大量业内人士驻足交流,并获得高度认可。公司创始人步振华亲临展位,与到场嘉宾及用户进行了深入交流。
本次诺宻晶研的展出主题为 “从核心部件到智能系统:打造一体化实验室解决方案” ,全面展现了企业依托底层核心技术,推动分析检测流程智能化、自动化的战略路径。
核心部件筑基,智能仪器突破
诺宻晶研以精密流路部件起家,在此领域已深耕十三年。其自主研发的高压切换阀、高压恒流泵等核心部件已成为众多科学仪器品牌的可靠选择。本次展出的超高压恒流泵压力可达100MPa,达到全国领先水平;而二元/四元泵模块的压力稳定性能更可控制在0.2MPa以内,展现了其在超高精度流体控制方面的硬核实力。
基于这一深厚积淀,公司成功向下游延伸,开发出多款性能卓越的智能仪器,包括:
色谱柱再生系统
色谱柱装填活化一体机
高精度稀释仪
自动进样器
馏分收集器
这些产品的突出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
卓越的性能可靠性:所有仪器的“心脏”——流路系统均为自研自产,从设计源头保障了其超高的耐压性、密封性和耐腐蚀性,从而确保了仪器长期运行的稳定性和数据的精准度。
深度的智能化集成:仪器不仅实现功能,更深度集成智能软件。如色谱柱再生系统可自动对多根色谱柱进行标准化再生冲洗,将色谱柱寿命延长2倍以上,单次再生成本不足新柱采购成本的5%。该系统支持并行处理,最多同时再生6根色谱柱,将人工操作时间减少90%,可帮助企业年均节约采购费用约50万元。
高通量与自动化:馏分收集器、移液工作站等设备采用专利高精度注射泵(精度在0.2%~1%之间),并通过软硬件闭环专利技术,优化了序列处理与防交叉污染能力,实现了无人值守的批量样品处理,极大提升了实验室效率。
以设计优化降本增效,让利用户
降低用户的长期使用和维护成本,是诺宻晶研产品设计的核心考量。
模块化设计:凭借服务众多仪器品牌的经验数据库,其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以自动进样器为例,进样针、阀、注射泵等核心模块可快速单独更换,用户无需因局部故障而寄送整机,极大缩短了维修周期与成本。
长寿命设计:对自产的核心流路易损件,公司选用蓝宝石、陶瓷、特种PEEK等高级别材料,经由上万次测试,从根本上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用户的耗材更换支出。
垂直整合让利客户:“我们本身就是核心部件的设计和生产厂家。采用自产部件节省下来的成本,我们都让利给客户,让用户能用上质量更好、价格更优的国产设备。”步振华在交流中表示,这正是公司的核心追求。
展望2026:持续深化集成,拓展应用边界
据透露,诺宻晶研在2026年将继续沿“核心部件+智能系统”的策略推出一系列新品。
新产品线将继续聚焦色谱领域,并向样品前处理等更多应用场景延伸,旨在构建更完整的“样品进-结果出”全流程自动化闭环解决方案。
此外,公司还将利用其在微流路控制方面的技术积累,探索更高程度的系统集成与微型化,尝试将复杂功能集成至更小的芯片或模块中,以应对生命科学、新药研发等领域对微量、高通量实验的迫切需求。
本届BCEIA展会仍在继续,诺宻晶研的展位(展位号:E1243)吸引了众多行业专家、潜在合作伙伴及用户的持续关注,其“由硬核到智能”的发展路径,为中国科学仪器产业的创新与突破提供了颇具参考价值的范本。